“非遗购物节”在电商平台吹响非遗的“集结令”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通过稳就业促增收保民生,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支持餐饮、商场、文化、旅游、家政等生活服务业恢复发展,推动线上线下融合。

“提振消费”既能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能激发经济增长潜能,实现“六保”。 为了“保经济、振消费”,全社会激发出强大的创造力和创新力,有的地方实行2.5天休息日,有的地方领导和公务员带头消费,有的地方推出了消费季、消费节,还发放消费券,直接拉动市场、稳定就业。

“非遗购物节”首次在电商平台吹响非遗的“集结令”,也是一次整合多方资源参与文化消费的创新。 启动一个多月来,众人拾柴火焰高,在全社会掀起一股“非遗热”,广大传承人纷纷玩起了直播、短视频,以消费者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示自己的技艺和产品;各电商平台设置的非遗专区、专题、专页扑面而来,为电商平台增添了浓浓的文化味;各省也设立网上“非遗馆”,统一介绍传承人,集中推动传承人触电触网触屏,上线销售自己的产品。

网络上从来就不缺话题和注意力,可“非遗购物节”却能一呼百应,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尚未到来时,就先声夺人地在全国广泛开展,得到了网民的积极关注和响应。为什么“非遗购物节”能在电商平台“瞬间引爆”“持续大热”?原因在于这个活动把脉精、出手准,符合经济发展特点、技术趋势和文化规律,自动聚合和吸附了多方力量共同参与。

从经济发展来看,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万元,非遗消费有基础、有需求、有力量。“非遗购物节”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定制化的消费需求,让消费者用指尖选择、用移动支付投票,选择自己喜欢的非遗产品,用行动和消费支持那些活态传承的非遗传承人。从政府扶持获得的资金是有限的,可从市场消费中得到的补充和支持却是源源不断的,随着中国人文化消费的升级,还会为非遗传承发展注入更多血液。

从技术趋势来看,电商平台是这个互联网时代风起云涌、大浪淘沙后的商业巨头。平台上汇聚各方资源,彼此优势互补、交换聚合,各有所长、各取所需、各美其美,共建生态、共同发展。抗疫期间电商网购、在线服务发挥了重要作用,“非遗购物节” 顺应疫情期间线上消费活跃的势头,把非遗资源批量接入平台,搭建了非遗生产和消费的新链条。

从文化规律来看,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的持续实施,有力解决了非遗传统工艺不断再创造、展现时代风采的问题,广大消费者不再认为非遗是“土和旧”的代名词。经过近些年对非遗的大规模传播和推广,又完成了社会普及,消费者对非遗的认知和认同提高,越来越有文化自信,发自内心尊重手工技艺、礼敬工匠精神、推崇传统文化。

“非遗购物节”的一端是消费者。可往往平台的海量内容、爆炸信息,令消费者陷入“选择障碍”:有时找不想要的产品,有时需要过关斩将、费力费时费神才能淘到想要的产品,有时担心想要的产品难以保真和保证品质。而“非遗购物节”的统一标识和统一入口,把非遗产品进行集中的展示,发挥了规模效益,减少了消费者盲目漫游的时间,增加了消费者选择和欣赏非遗的时间。 这样进入各平台“非遗购物节”的页面,消费者既是在选购自己喜欢的非遗产品,也是在集中浏览非遗信息,潜移默化中进行一次非遗体验和非遗教育。

“非遗购物节”的另一端是产业,是广大非遗传承人。过去非遗传承人服务的是乡里乡亲的熟人,后来随着旅游的推广,又开始服务到访的游客,只是一个有限的“前店后厂”作坊; 现在接入到电商平台,传承人面对的是无限扩容的大市场,服务的是亿万消费者,生产和创意的空间更大了,可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比如,湖南非遗购物节分别依托淘宝、拼多多、京东开设“湖南非遗馆”。全省共有624家非遗店铺参加活动,其中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店铺152家、非遗老字号73家,涉及国家级贫困县40个,实现已摘帽贫困县100%全覆盖,参与项目保护单位294家、非遗项目348个、传承人607人,上线非遗产品5380种。

思路一开,天地宽。“非遗购物节”创新性的工作, 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打开非遗传承发展的新局面,让非遗工作涌动着新动能,呈现着蓬勃发展的新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