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卫派”河北梆子的领军人——记河北梆子名家刘俊英(上)


天津卫派河北梆子代表性传承人刘俊英(摄影:赵梵汐

八十岁高龄的刘俊英是现今天津河北梆子界资历最老的艺术家,她幼年学戏,被梆子名家银达子收为义女,后又师从著名旦角演员金宝环,继承并发扬了河北梆子“金派”花旦的表演艺术。

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河北梆子接班人,刘俊英功底扎实、文武兼备、唱做俱佳,在戏曲舞台上成功塑造了众多鲜活的艺术形象,如今已成为天津“卫派”河北梆子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她六十余年的戏剧艺术经历可以说就是一部新中国成立后天津河北梆子剧种的发展史。2012年,刘俊英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天津卫派河北梆子代表性传承人。

刘俊英六十年代初演《合凤裙》

“卫派”梆子是河北梆子剧种的主流

河北梆子是我国北方的重要戏剧种类,自清代中期传入天津,至今已历时两百余年。天津作为河北梆子的发祥地,历史上梆子艺人名家辈出,各擅胜场,对河北梆子艺术的发展和完善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十世纪初,河北梆子在天津发展到鼎盛时期,已经成为继京剧之后流行于津门的第二大剧种,剧目繁多,演出火爆,深受广大市民的欢迎和喜爱。这一时期天津的戏剧舞台上曾涌现出何达子、元元红、刘喜奎、小香水、金刚钻、银达子、韩俊卿等众多河北梆子名角,逐渐形成了独具天津本地特色的整体风格流派,被人们统称为“卫派”河北梆子。

“卫派”河北梆子唱腔个性突出,道白表演考究,演员功力扎实,甫一兴起便享誉海内,使河北梆子这一华北地方剧种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及到全国范围,“卫派”梆子也藉此成为河北梆子的主流派别。

韩俊卿、银达子与梅兰芳等戏剧家合影

曾经没落的河北梆子在新社会重获新生

经过了清末民初短暂的兴盛期,随着何达子、元元红等一批优秀艺人的相继离世,“卫派”河北梆子开始由繁荣逐渐走向衰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由于政治的黑暗和时局的动荡,大批天津河北梆子艺人不得不迁往外地演出或被迫改行谋生,到1949年天津解放前夕,河北梆子在天津已经濒临灭绝,仅有银达子、韩俊卿等少数几位艺人还在勉力支撑,境遇着实令人心酸。

左三为银达子,左一为韩俊卿,左二为王玉磬,左四为金宝环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早已陷入绝境的天津河北梆子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下重获新生,已经沉寂了多年的河北梆子戏园得以重新开锣。以银达子、韩俊卿为代表的一批河北梆子艺人重整旗鼓,再次得到广大天津戏曲观众的欢迎和响应,新社会艺人社会地位的提高也让他们看到了河北梆子复兴的希望。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幼年的刘俊英开启了她的艺术生涯。

从小就迷上河北梆子

童年的刘俊英就住在南市庆云戏院的对面,这家戏院以专门上演梆子戏出名。每天只要戏院一开戏,刘俊英站在窗口就能清楚地听到园子里传出的唱段,河北梆子那韵味十足的唱腔在她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从那时起,刘俊英就开始迷上了河北梆子,如今的她对这段童年时光还记忆犹新“我七八岁时几乎每晚都去听戏,对银达子、金香水、张美华这些老演员尤其喜欢。庆云戏院每晚八点开戏,我总是在九点以后等到戏台的灯箱出现这些老演员的名字才进去看,夜里十二点散戏才回家,就是这样天天看也看不厌。”

刘俊英的妈妈看她天天沉迷戏剧,害怕耽误学习,因为看戏,刘俊英没少挨妈妈打,可尽管挨打挨骂,第二天仍然偷偷溜出去看戏。无奈之下,妈妈把她送回河北省姥姥家上学,两年后才重新接回天津。这期间,刘俊英没有机会接触戏曲,但她对河北梆子的痴迷之情却并没有减退,心中渴望着有朝一日自己也能登上舞台。

背着家里偷偷报名学戏

1952年,银达子和韩俊卿在天津市文化部门的支持下组建了天津实验秦腔剧团(天津河北梆子剧院的前身),并带队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为天津戏曲代表团赢得了多个荣誉奖项,在全国戏曲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虽然在全国大赛中获奖,但刚刚开始复兴的天津河北梆子还是显露出整体年龄老化、人员青黄不接的弱点。银达子、韩俊卿等老艺术家立足长远,决定招收一批年轻学员,为河北梆子事业培养新生力量。

韩俊卿指导刘俊英表演

时年12岁的刘俊英偶然听到河北梆子剧团招生的消息,就背着家里偷偷跑到河北梆子大舞台去报名学戏。填报名志愿时需要家长同意,韩俊卿等几位老师就一起到刘俊英家给她的妈妈做工作。看到女儿学戏的态度坚决,又听老师们夸她是学戏的好材料,刘俊英的妈妈这才同意。刘俊英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进入天津河北梆子剧团的小学员,学起戏来执着认真,悟性又好,很受剧团里演员们的喜爱,被银达子认作义女带在身边学戏。

河北梆子名家韩俊卿舞台形象

由于剧团里演员们的演出任务很重,在没有正式指派老师的情况下,刘俊英就在剧团演出过程中在台下边看边学,这使得她有机会近距离观摩学习银达子、韩俊卿、金宝环等老艺术家们的舞台表演,开阔了眼界,为她今后的戏剧艺术之路打下良好的基础。刘俊英回忆起这段经历时说“这些老艺人们唱得太好听了,他们的声音都深深渗透到了我的脑子里边。像金宝环老师、韩俊卿老师、银达子老师,各有各的味道,他们的言传身教令我受益匪浅。”

跟随义父银达子学戏打基础

刘俊英学戏的启蒙老师是义父银达子,为方便学戏,她与义父一家吃住都在一起,不论是艺术上还是生活上都获益良多。当时银达子是天津市人民代表,还是梆子剧团主管业务的副团长,每天工作特别繁忙。为了给刚学戏的小俊英打好基础,银达子特意为她挑选了一出闺门旦行当的开蒙戏《捡柴》,在工作和演出之余,挤出时间亲自教授,银达子还利用与小俊英在一起吃饭的时间,给她说戏。

刘俊英的义父河北梆子名家银达子(王庆林)先生

银达子不仅是河北梆子老生行当的流派创始人,还擅演老旦、青衣等行当,这出《捡柴》唱腔复杂,独具银达子的个人表演风格。刘俊英回忆起当年的情景,言语中流露出对义父银达子的感激和钦佩“学戏时我就站在桌子前,义父坐着一板一眼地给我说戏。别看我也听了几年戏,但真学起戏来很多戏曲专业知识都不懂。义父一点都不着急,就这么一手一眼地慢慢教我。慢板怎么叫三眼一板,怎么掐这个眼,怎么打这个板,给我讲这个。就说这个音,唱长一点也不行,一头发丝都不能多,太严格了。艺术这个东西一点都不能马马虎虎地过去。”

银达子(王庆林)先生舞台形象

《捡柴》是刘俊英所学的第一出戏,学成之后得到了剧团众位老师的齐声夸赞:“俊英唱这个板头太瓷实了。”刘俊英清楚地知道这戏里的每句唱腔、每个动作都凝聚着义父的心血和厚爱,这为她今后的艺术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新中国第一代河北梆子接班人

1953年,在银达子的倡议下,天津市成立了第一家国营河北梆子剧团,同时决定在剧团下属组建河北梆子少年训练队,选拔戏曲苗子为河北梆子补充新鲜血液。刘俊英随同全市几百名考生一起参加了这次选拔考试,银达子、韩俊卿、金宝环、杜义亭等几位前辈亲自担当主考。经过几轮严格筛选,刘俊英最终得偿所愿,以正式学员的身份进入河北梆子少年训练队,与其他五名学员一起成为新中国第一代河北梆子接班人。

刘俊英剧照

由于建国初期河北梆子剧团的财政还比较困难,为了培养训练队,银达子、韩俊卿两位老师带头组织每个礼拜天搞一场义演,将所得收入全部用在购买教学用具、练功鞋、练功服等物品上,甚至用自己的工资收入给训练队改善生活。这些剧团的老前辈们每天三场演出,在演出之余还要挤出时间为训练队的学员说戏,在他们的尽心培养下,少年训练队的规模逐渐发展壮大,从最初的六名正式学员扩展到后来小百花剧团的上百人,成为天津河北梆子队伍中的中坚力量。

一心只想学好戏

训练队成立初期的物质条件比较艰苦,剧团里腾出两间房子作为学员们的集体宿舍,因为物资匮乏,大冬天都没有生炉子,夜里学员们都冻得睡不好觉。相对于生活条件上的考验,学戏练功时经受的磨炼更让刘俊英印象深刻:“每天清晨五点来钟一吹哨就得起床,我们这些学员就在老师的带领下到海河边喊嗓去,大冬天寒风刮在脸上像刀子剌一样疼,手脚都被冻破了。接下来是每天高强度的基本功训练、吊嗓和剧目排练,每天顶着星星出门,晚上又迎着星星回大舞台宿舍,每天累得躺在床上爬不起来。虽然当时很受罪,可自己也不觉得苦,就一心想跟老师学好戏,就这一个念头,所以什么苦也不往心里装。”

刘俊英剧照

梅花香自苦寒来,刘俊英少年时付出的艰苦努力,为她今后的戏剧生涯打下了扎实的功底并终身受益。由于在训练队刻苦用功,刘俊英每次汇报演出都表现突出,受到老师们的表扬,也很得剧团领导的器重。不久之后,刘俊英和其他几位学员从训练队补充到大团里,她终于有机会和自己崇拜的众位名角同台演出。